九死一生护经费 勤廉奉公书忠诚-刘启耀的故事
日期:2022-07-04

       刘启耀(1899-1946年),江西兴国人。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30年后担任乡苏政府主席、中共江西省委常委、江西省职工联合会委员长、省反帝大同盟主任、江西省苏主席、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。1937年初,他重建中共江西临时省委,推选为书记。后担任中共遂万泰中心县委书记、中共吉安县委书记、中共泰和县委书记等职。
       刘启耀是长工出身,原来是撑竹排的工人。革命的浪潮把他推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、江西省苏维埃主席的领导岗位。他上任的第一件事,是发布通令规定省苏各级机关“反对铺张浪费,为革命履行节约”,而且“必须是十二分的节俭,否则就成为革命的罪人”。他还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,不浪费一个铜板,不滥用一张信纸,不多点一盏油灯,不乱耗一支铅笔。由于他逢会必讲“十二分的节俭”,大家听多了,耳熟能详,一见到他,便会善意开玩笑说:“啊,十二分节俭主席来了!”
       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时,中央苏区被敌人包围、封锁,经济十分困难,刘启耀想尽办法节省革命经费。在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干部的民主生活会上,他向大家宣布:“为了节约粮食,支援战斗,我从4月份开始自带粮食办公,直到粉碎敌人的围剿为止。”一石激起千层浪,全省党员干部纷纷表态,决心跟刘主席一样做到。
       1934年,红军主力长征后,根据组织安排,刘启耀留在苏区坚持斗争。在一次突围战斗中,刘启耀不幸负伤昏迷。深夜,刘启耀在寒风中苏醒,从死尸堆中爬起,目睹牺牲的同志,强忍悲痛,爬向一处隐蔽的山洞,找出事先埋藏好的金条、首饰和银元,这是组织交给他保管的活动经费。伤愈后,他与游击队也失去了联系。在山民的帮助下,他穿着烂棉袄,戴顶破斗笠,肩背讨饭袋,手拿打狗棍,化装成乞丐,去往湖南方向追赶长征的主力红军。谁也不知道这个面容憔悴、披头散发的“乞丐”,竟会是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。整整两年的苦苦探寻,刘启耀终于找到了“娘家人”,令人不可思议的是,这个“乞丐”腰缠万贯,却宁可讨米讨饭,忍饥挨冻,却从未动用这笔公款的一分一毫。

       长年残酷的斗争环境使得刘启耀患上了肺痨,他常常口吐鲜血,但始终坚持工作,尽管已是骨瘦如柴却坚持不花分文寻医救治,直到离世时,他依然穿着打补丁的衣衫。
     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视察江西时动情地讲述到,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利后,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背着金条乞讨数年,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党组织继续干革命,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。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,才能应对“四大考验”、克服“四种危险”,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、破除“四风”顽疾。
       当年的历史已经被镌刻在时间的长河里,历经岁月变迁,但精神不朽。刘启耀身上展现出的勤廉奉公、信仰如磐的宝贵品质跨越时空而历久弥新,将始终激励新时代党员干部在前进征程上坚定信仰信念信心,永葆自我革命精神,矢志不渝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。

       来源:廉洁江西微信公众号